长沙一位基层派出所民警,多年来扎根基层,每年平均破案七八十起,最近却因为名字“火”了。9月16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近这位被网友称为“牛得很”的民警——牛得草,了解他的故事。
没有特别寓意,邻居脱口而出取名
说起这个让网友感到“很牛”的名字,牛得草淡定地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寓意,“还不是父母取的,是邻居脱口而出取的名字。”
1982年,牛得草出生在甘肃一个农村家庭,牛姓在当地比较普遍,按照当地的习俗,小孩取名不能和长辈同音字。“取一个名字,过不久就发现和某位长辈同音了,然后又改。”牛得草前后改了7次名,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时,邻居脱口而出:干脆叫“牛得草”算了。由于比较“冷门”,没有和亲戚的名字同字同音,牛得草这个名字用到了现在。
牛得草说,从小到大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名字感到好奇。中学到大学,同学们都叫他“牛吃草”,他也不介意,欣然接受。
24小时破案,网友赠他外号“牛得很”
“‘牛得很’警官,有人找!”9月16日,记者来到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书院路派出所,听说找牛警官采访,同事们打趣地朝二楼喊道。
派出所二楼,记者见到了正在工作的牛得草,他和另外两位同事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对于自己突然“走红”,他觉得挺疑惑。“我也很意外,动静搞得这么大!”牛得草笑着说。
事情从9月7日的一起案件说起。当天,天心区一手机营业厅店员手机被盗,牛得草和同事在24小时内破了案,网友在称赞民警破案神速的同时,也被“牛得草”这个名字所吸引。不少网友留言说:这名字“牛得很”“不仅名字牛,我们就需要这样的牛人”……
对于网友的关注与调侃,牛得草一点也不介意,反而觉得这是广大网友对公安基层工作的肯定。
一直扎根基层,“破小案也很有意义”
2014年,牛得草从部队转业后就来到了长沙,成为书院路派出所的一位民警。
牛得草告诉记者,派出所的工作很繁琐,8年多破了多少案,准确数字自己也说不清,每年平均有七八十起,但都是一些盗窃、抢夺等小案。一直扎根基层,虽然默默无闻,但牛得草认为,破小案同样很有意义,也让他很有成就感,“每次破案后,老百姓的肯定和信任感就觉得自己的坚守都是值得的。”
牛得草认为,网友的关注可能一时让他的名字成为谈资,但他会坚持做那个办小案的派出所民警,“继续办小案,办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案子。”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