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当老师
改造白墙黑瓦的学校
第一次来到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小学的情景,杨洢仍记忆犹新,“光明小学在比较偏远的农村,我从家里走山路到学校,花了一个多小时。”
初到学校,杨洢发现整个校园就是白墙黑瓦,缺少童趣,缺少艺术氛围。实际上,村子的背景色是蓝天、白云,还有青山绿水,非常漂亮。
如何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美,能够大胆地表达出来?她给校长提出建议,希望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艺术创作,让校园变得更艺术,能够更好地和大自然融合。
让杨洢惊喜的是,校长朱国强对这个点子非常支持,亲自骑着摩托车去给他们买油漆和丙烯颜料。
一天之后,杨洢带着孩子们开始创作,校园里空白的墙面,被一幅幅色彩丰富的图案代替。
每过一段时间,杨洢和孩子们又会绘制新作品,把墙面之前的绘画盖掉,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不断地更新的同时,孩子们的思维、眼界及对生活的美的感受,也能够大胆地展示出来。
把美术课搬到山林田野
杨洢发现,通过创作墙面画,孩子们创作动手能力增强了,不像在教室内那么古板,她再次向校长提出申请,带着孩子们去村子里上课,在山水天地间画画。
和第一次一样,校长朱国强再次投了赞同票,而且参与其中充当“组织委员”,一起把美术课搬到大自然的山林、田野,每次用半天时间,师生以天地为课堂,描绘眼前的美丽乡村。
11月18日,杨洢又带着学生们,来到光明村的一处景点写生。“写生就是你看到什么,然后用线条表达出来,你看水杉树,和这边的树,每一种树的形态不一样,你要把它的特点抓住,”在课堂上,杨伊这样给学生们讲解写生的要领。
经过几个小时的现场作画,孩子们完成了各自的作品,有水墨山水,有花草虫鸟,有小桥流水……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乡村美景跃然纸上,这些作品质朴天然、线条流畅,处处体现着纯真的童心童趣。
室外写生结束后,杨洢让学生们自己评定,而评定的标准没有好坏,只是每个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美的感受。
“让孩子们感受更多的美”
15年来,杨伊带领的一届届学生取得了不少骄人成绩,100多幅学生作品在湖南省美术馆展出,新加坡、日本的多个教育机构负责人,以及全国超过150所学校的校长、美术老师慕名前来交流和学习,光明小学的美育教育模式正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践!
▲杨洢学生们的作品在湖南省美术馆展出。
在杨洢看来,不管孩子们以后是否从事美术专业或行业,但这种美的浸润,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内心,获取更多幸福的能量源泉,人生变得更加充盈。
对于未来,杨洢将带领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美,也希望有更多老师来到农村,对孩子们进行美的熏陶,让美丽乡村的教育更加多姿多彩。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