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网站查询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使用请先核实! 仪礼

 

仪礼

仪礼

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简称《礼》,亦称《礼经》、《士礼》。《仪礼》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仪礼》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但本书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儒生掌握的可能创行于西周并在春秋以后更加通用的各种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他们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因此保存的仪节单很多,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士礼”传授,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汉宣帝时,以戴德、戴圣、庆普三家所传习的《礼经》立于学官,当时属今文经(见经今古文学)。不久在鲁境又出现《礼古经》,其除有十七篇外,多“逸礼”三十九篇,但未传下。今文经传至西汉末,有戴德、戴圣、刘向三个篇次不同的本子。汉末郑玄用刘向接尊卑吉凶次序编排之本作注,并记明今古文之异同。今只有此本传下。该书至晋代始称《仪礼》,当时门阀为宗法需要,特重其中详定血统亲疏的《丧服》诸篇,出现了不少有关著作。唐贾公彦撰《仪礼疏》十七卷,南宋时与郑注合刊为《仪礼注疏》。当北宋熙宁(1068~1077)中一度废《仪礼》不为经,元祐(1086~1094)间又恢复。历宋、元、明,续有不少研究著作。清代研究者有十余家,以胡培翚《仪礼正义》为世所称。

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
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仪第七聘礼第八
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
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有司第十七

 

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夏书·禹贡 夏书·甘誓 夏书·五子之歌 夏书·胤征
商书·汤誓 商书·仲虺之诰 商书·汤诰 商书·伊训
商书·太甲上 商书·太甲中 商书·太甲下 商书·咸有一德
虞书·尧典 虞书·舜典 虞书·大禹谟 虞书·皋陶谟
虞书·益稷 商书·盘庚上 商书·盘庚中 商书·盘庚下
商书·说命上 商书·说命中 商书·说命下 商书·高宗肜日
商书·西伯戡黎 商书·微子 周书·泰誓 周书·牧誓
周书·武成 周书·洪范 周书·旅獒 周书·金滕
周书·大诰 周书·微子之命 周书·康诰 周书·酒诰
周书·梓材 周书·召诰 周书·洛诰 周书·多士
周书·无逸 周书·君奭 周书·蔡仲之命 周书·多方
周书·立政 周书·周官 周书·君陈 周书·顾命
周书·康王之诰 周书·毕命 周书·君牙 周书·冏命
周书·吕刑 周书·文侯之命 周书·费誓 周书·秦誓

 

閻愮懓鍤崗鎶芥4
闂傤噣顣介崣宥夘洯
閻愮懓鍤潻鏂挎礀妞ゅ爼鍎�
瀵懓鍤粣妤€褰涢弽鍥暯